Search


親子衝突往往十之八九來自於“不可以”。
越多的“不可以”其實反應出我們對現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親子衝突往往十之八九來自於“不可以”。
越多的“不可以”其實反應出我們對現實情況的掌握度不夠,沒有能力處理複雜的情境或自己內心的恐懼,乾脆不可以比較省事安全。

人是群體動物,當然一定會有“不可以”。但我們必須盡量降低“不可以”的限制,並且隨著孩子長大調整原本“不可以”的內容,否則很有可能在孩子心中最後的結論是:
“不可以”告訴他們就對了!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從事媒體公關12年,才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最親近的人。於是辭掉工作,用生活繼續精進專業:好好思考、好好說話、好好溝通,然後能好好生活。 幾乎所有的親子衝突、人際問題、情緒問題都是來自無法對話。這裡不給速成的步驟、不給難以應用在每個孩子的方法,我們解決的是源頭的心靈垃圾和障礙,下游的生活自然清澈平靜。 各類演講、讀書會、工作坊邀約: [email protected] 著作出版: 「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」(新手父母) 「被禁止的事—所有不可以,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」(寶瓶) 「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」(寶瓶) 「愛的生存遊戲--引導孩子作對選擇、遠離危險的安全課」(親子天下)    「愛,我的內向小孩」(親子天下) 「孩子的人生成長痛,小說有解」(如何出版)
孩子是最初的我們,我們別遺棄了自己。 一個不斷思考並鼓舞自己變得更好的媽媽,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因孩子成為好大人。 演講邀約:留訊息或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